在中國的經濟放緩和新常態的大環境下,陶氏包裝和特種塑料業務卻能帶來GDP1.5倍以上的增速,并有望繼續加速。高速增長的背后,是中國市場對高端塑料包裝的爆發式需求,以及陶氏在中東即將上馬的新產能。
該公司全球業務總裁DiegoDonoso,亞太區副總裁MarkSaurin,和大中華地區商務總監張文山在上周的中國國際橡塑展上接受了記者的獨家專訪,深度詮釋了市場動態和業務戰略。
“我看到的是,中國客戶與亞洲其他地區相比,更渴求高端技術,”Saurin表示。他分享了一組具體數據,彰顯中國市場的增長潛力。“在西方市場,我們的主要產品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有一半屬于差異化產品,另一半屬于大宗商品級別的樹脂。但在中國,差異化產品的比例僅為15%,85%都是大宗商品級別的樹脂。”
中國的塑料包裝市場正在經歷急速的技術擴張和升級發展,有力推動了對高性能的解決方案的需求。
“市場需求在這里,需要更高端的產品,所以我們準備好了對市場的供應,萬事俱備,一旦我們的新產能上線就能加大供應。我預計這會帶來巨大的增長,超過GDP增速的1.5倍,”Saurin說。
“這正是我們的戰略焦點所在,我們投巨資在沙特阿拉伯建立新產能也正是為此,”他補充說。
陶氏在沙特的Sadara合資項目將在三季度末左右開始生產塑料樹脂,Donoso表示。
這項耗資200億美元的項目是陶氏和沙特阿拉伯石油有限公司(沙特阿美)在2011年合資建立的,陶氏投資占比35%,沙特阿美持有65%。該項目有望給亞太區市場帶來大量產品供應。
Saurin表示,他兩周前到沙特阿拉伯第一次參觀了該生產基地,“塑料樹脂生產部分幾乎已經百分百準備好了。”他強調,Sadara基地規模宏大,包括26個生產部門,涵蓋塑料和其他化學品,而塑料樹脂部分將最先上線,把產品帶來等待已久的中國市場。
“我們即將擁有額外產能來滿足客戶久等的需求,對此我非常興奮,”他補充說。“這不遙遠,就在眼前了。”
隨著中國的13億人口對食品的質量、品種和數量不斷提高要求,品牌商積極i尋求高性能包裝,來支持包裝食品需求的上升。
“中國經濟增速不管多高多低,中國人熱愛美食,”張文山微笑著表示。中國消費者不僅樂于享受傳統美食,也樂意嘗試外來食品,對奶酪等產品的需求也快速增長。
他說,陶氏包裝和特種塑料業務近期在哈爾濱和武漢開設了新辦事處,把業務足跡擴大到沿海大都市以外的中西部新興地區。該公司還計劃在新疆建立新業務點,幫助農民和生產商把食品高效率地帶給消費者。
Saurin對此也表示,“我們看到對從食品出產地到消費地的基礎設施和運輸的需求愈加高端,而陶氏專注于提供差異化產
中國的包裝生產業從低端的單層薄膜全面轉為多層高性能包裝薄膜,這是陶氏在華業務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Saurin指出,“中國市場對技術的渴求和引進比我看到的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強勁,大家都希望得到最大、最好、最新以及最高性能的產品。因此,他們需要最好的聚合物,樹脂,膠粘劑,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有望繼續保持高速發展的原因。”
他還提到,在小城市和農村地區,消費者對品牌產品的追求,往往是從塑料包裝的小袋產品開始的。
“在中國,人們對品牌的需求極其強烈,比其他任何地區都更明顯。人們開始嘗試品牌產品,一般先購買小袋,小份柔性包裝,開始使用后慢慢擴大購買產品的容量,并在此過程中產生對品牌的忠誠度。我們看到很多大城市以外的人們這樣開始他們的品牌產品之旅,”Saurin說。
Sadara:大海中的一滴水
Donoso三月份在美國NPE展上曾經表示,石油價格誤導了聚乙烯價格,他呼喚供求關系決定樹脂價格,而現在,這已經發生了。
“縱觀全球各地的聚乙烯價格,自三月份以來普遍處于上行態勢,當然每個具體市場各有具體情況,”他說,“石油價格穩定后,我們迎來了供求關系的回歸。樹脂價格是供求關系的直接反映。我們所在的市場供應不斷加緊。”
他指出,全球聚乙烯市場仍然供應不足。
“我們沒有足夠的新產能來滿足全球的需求,Sadara對8000-9000萬噸的全球市場來說只是杯水車薪,就其影響而言,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Donoso還表示,Sadara產能的上馬將分期進行。
Saurin說,理論上,Sadara項目的產出會有三分之二用于供應亞太市場,“中國將占其中很大一部分,因為中國的需求和增速都是非常罕見的。”
他進一步表示,“如果每年都有4-5個Sadara項目上馬,才能跟上全球聚乙烯需求增長的節奏,但我們沒有每年4-5個Sadara,所以,供求動態雖然在各地會有差異,但從全球市場宏觀角度來看,會出現嚴重的供不應求。”
上海包裝大師
陶氏去年在上海啟動了其全球第四個包裝大師(PackStudios)設施,其合作模式在本地市場獲得了相當的成功。
Saurin說,陶氏已經和100多個品牌商建立了合作關系。他表示,該公司集中致力于本土品牌和跨國品牌,尤其是本土品牌商。
“以前,品牌商不會直接和塑料原料生產商對話,但他們已經認識到,對如何最大化應用原材料來生產更有效的包裝,為他們的產品在市場中獲得競爭優勢,這是很有必要的。我們也看到在我們搭建的對話中,品牌商和包裝生產商產生大量互動,因為包裝生產商帶來技術發展上的重要組分。”
自去年開業以來,上海包裝大師中心組織了多個活動,以行業組織的模式,集中解決行業共同面臨的挑戰,比如塑料包裝袋的密閉性不足,等等。該公司今年還將舉辦更多的此類項目,以解決品牌商最關注的包裝問題。Saurin表示,包裝大師就加快創新和合作創新實現了互動和對話,在中國的成果尤為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