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脫歐事件影響,國際原油、鋁等大宗商品出現暴跌——WTI一度跌破47美元/桶,下跌幅度超過6%,倫銅、倫鋁跌幅均超過2%。國內期貨市場相對“冷靜”,截至記者發稿時銅、鋁主力合約跌幅均未超過1%,塑料、煤焦等板塊不跌反漲,棉花主力合約甚至盤中創出18個月來新高。
走低概率大
在公投結果出來之前,多數民眾對英國繼續留在歐盟抱有預期,然而,黑天鵝事件再現,英國人民給了全世界一個意外而不是驚喜。對此,生意社總編、中國大宗商品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劉心田指出,英國脫歐是大宗商品市場的大利空,大宗商品市場走低概率將增大。
從經濟層面來看,英國脫歐打破了既有的經濟格局,不僅為英國,也為歐盟,甚至為全球的經濟增加了不確定性,為全球經濟的復蘇蒙上了陰影。脫歐結果出爐后,全球股市出現下挫即為明證。
從供需層面來看,雖然短期內脫歐不會對全球商品的供需帶來根本影響,但從中長期來看,脫歐意味著壁壘的增加,勢必會降低市場活力,對需求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一體化經濟變為個體化經濟,對供應會帶來正向刺激,供需矛盾將日益嚴重。
從信心層面來看,英國脫歐會帶來一系列的影響,不排除意大利等國會效仿,英國脫歐已然從實際行動上宣告了歐盟“烏托邦”時代的終結。
七月或探底
自1973年歐共體成立以來,一體化、全球化一直是全球政治、經濟的主旋律,也是刺激包括歐盟在內各個經濟體較快增值的引擎之一。“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英國脫歐是民意決定的,反映了大勢所向。如若英國脫歐成為全球一體化的拐點,無疑經濟會面臨“倒車”的風險,故不僅政治意義上的“烏托邦”行將垮臺,市場的“烏托邦”或步其后塵,則大宗商品或現崩盤。
近半年來大宗商品市場整體是上行的,但2、3、4月的市場大漲和上半年房地產市場的火爆,使得市場投機氣氛爆棚,甚至有觀點認為大宗商品的又一個黃金期到來了,原本淡季的5、6月份大宗商品表現依然火熱,煤、焦、鋼等品種仍處于高位,這是典型的“烏托邦”市場。英國脫歐事件是盆冷水,不僅會把當前市場的熱度降下來,也會使市場投機者清醒——大宗商品的長夜尚未結束。
劉心田預測,6月的最后一周將成為大宗商品的黑色一周,多數商品將現明顯下滑,PVC、鋁、焦煤等品種跌幅或超3%。7月大宗商品或會走出探底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