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省快遞協會組織的“綠色快遞在山東”公益環保行動推進會召開。我省將在全省范圍內,逐步推進快遞專用的“可降解環保包裝袋”。相關企業工作人員介紹,這種產品在保證使用性能的同時,在野外自然環境不超過24個月就能完全降解。”
有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我省發出的快遞量為5.25億件,收到的快遞量比這個還要多。山東省快遞協會秘書長馬光華表示,這些快遞有70%使用塑料袋包裝,使用的塑膠膠帶更是不計其數。據北京印刷學院青島研究院副院長朱磊推算,以2015年的快遞業務量,去年中國消耗了塑料編織袋29.6億個、塑膠袋 82.6億個、包裝箱99億個、膠帶169.5億米、避免撞擊的緩沖物29.7億個,每年產生的包裝垃圾以百萬噸計。
“目前快遞包裝多為廢棄物和化工材料等再加工而成。”一位業內人士說,本身的包裝材料問題,加上運輸、分揀中的二次污染,很可能會引起人體皮膚過敏等現象。要自然降解普通塑料袋,得用150年。
據了解,可降解環保包裝袋的成本,比普通塑料包裝袋至少要高出30%。山東省快遞協會表示,高出的成本將通過積極爭取補貼和降低采購成本等方式解決。
目前,我省已有“郵政速遞物流”、“山東中通”和“山東廣通速遞”三家快遞企業即將開始使用可降解綠色環保塑料包裝袋。從下個月開始,我省部分消費者所接收到的快遞塑料包裝袋將逐漸變為可降解產品。最快到年底前,省內所有快遞企業都將使用可降解包裝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