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變模式
代表企業: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作為國內唯一的書刊印刷上市公司,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不僅向包裝印刷轉型,還投身教育產業,積極布局產業鏈上游的教育市場。今年初,盛通股份斥資4.3億元收購樂博教育,實現了出版和教育的比翼雙飛。而這恰好符合盛通股份“內生增長+外延式擴張”的戰略模式。
從教育出版著手,一方面,通過互聯網技術和工業信息化應用立足出版綜合服務;另一方面,通過資本運作積極布局教育產業。盛通股份董事長賈春琳表示,盛通股份的嘗試,是新市場環境下企業尋求轉型的重要突破。“我們希望從更多的維度來培育和耕耘這片市場,從而推動整個行業的創新和發展。”
切入教育領域意味著處于出版業下游的盛通股份正向著產業鏈的上游延伸。賈春琳認為,“夢想”“堅持”和“分享”是盛通股份發展之路上的關鍵詞。
“+互聯網”變思維
代表企業:虎彩印藝股份有限公司
作為一家傳統的包裝印刷企業,虎彩印藝股份有限公司在2011年毅然進行數字化轉型,并以此為契機開始了“二次創業”。如今,個性化影像、圖書按需印刷、個性化包裝成為虎彩印藝并駕齊驅的三駕馬車,而其核心是董事長陳成穩一直所倡導的“印刷+互聯網”。
在虎彩印藝的“印刷+互聯網”構想中,個性影像在被賦予情感之后將成為剛需,按需出版將解決出版社至今未解的兩大痛點,而包裝則將從大批量小批次走向小批量多批次生產、從大量庫存走向生產與物流無縫對接、從單一包裝品種走向多元化個性化包裝。
“未來屬于既懂得傳統企業又懂得互聯網的企業。”陳成穩已經多次在公開場合闡述這樣的觀點,在本次印刷經理人年會上,他進一步表示,過去20年是消費互聯網的黃金時代,未來20年是產業互聯網的黃金時代。“消費互聯網只適于做銷售的平臺,未來的產業互聯網時代一定要有實體作為支撐,所以實體企業也必須學會互聯網。”
“+快遞”變渠道
代表企業:廣東天元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6年,年銷售額超10億元,年增長率超40%,廣東天元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從運單、文件封、快遞袋、不干膠等全系列快遞物流包裝印刷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入手,旨在構筑供應鏈生態圈。在天元實業董事長周孝偉看來,做配套的供應鏈服務是一種更靠譜的贏利模式。
“通過這種供應鏈模式,我們已經為客戶節省了3%-5%的綜合采購成本。”周孝偉介紹,天元實業已構建了“四位一體”的供應鏈模式。全國六大生產基地輻射全國,80余個營銷服務點,80余個VMI配送基地實現就近配送,500家代理服務網點,成功布局后,天元實業將發展成為一家創新型綜合性企業。
初涉資本市場后,天元實業下一步戰略布局是倉儲配送和B2B平臺兩大模塊:一方面構建行業中心倉儲,為提升客戶體驗感;一方面構建行業性B2B平臺,實現產品標準化、規范化和便捷化。“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實現渠道下沉,只要客戶有需要就毫不猶豫地提供服務。”周孝偉如是闡釋天元實業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