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018年12月18日電 /美通社/ -- 近日,經濟學人智庫 (EIU) 的最新研究表明,隨著人口的增長,城市變得更加擁擠,自然資源也日益枯竭,亞洲食品體系迫切需要進行創新。這項由嘉吉委托進行的研究主要探討了在城市化進程加快、氣候變化加劇的情況下,亞洲食品生產商應如何進行創新,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食品需求。來自亞洲地區食品行業的820名高管參與了兩次調研,同時此次研究還進行了基礎研究和區域專家訪談等工作。
75%的受訪者表示,公司有超過15%的研發預算用于食品和農業的專項創新。
51%的受訪者表示,研制出更加安全環保的包裝是其研發工作的重中之重。
食品生產商在創新中面臨研發成本高、研究基礎不足及專利保護不到位等主要挑戰。
“幫助亞洲地區應對這些迫在眉睫的食品體系挑戰,需要各國和各行業發揮自身的創造力,積極履行承諾并展開緊密合作。同時,農民必須在創新的全過程發揮關鍵作用。他們的參與可以確保新的解決方案有效,并且能夠被有需求的食品生產商采用。” 經濟學人智庫 (EIU) 總編輯拉希米·達賴 (Rashmi Dalai) 表示。
圖表來源于經濟學人智庫(EIU)
研究中有48%的受訪者表示,滿足消費者對可持續及健康食品日益增長的需求是一個重要議題,這項需求在中國尤為迫切。此外,相比亞洲其他國家,中國受訪者對水資源的節約與管理、不斷增長的食品需求與耕地短缺間的矛盾等問題更為關注。
嘉吉亞太區總裁安博泰 (Robert Aspell) 表示,“實現糧食安全仍面臨諸多挑戰,此項研究可以幫助我們認清當前面臨的問題,使我們能夠從容地應對挑戰,阻止情況繼續惡化。我們致力于滋養世界和保障亞洲人民糧食安全,而科技和創新可以為實現這一目標提供必要的創新性解決方案。”
關于該項研究
嘉吉委托經濟學人智庫(EIU)開展的“修復亞洲食品體系”系列調研項目共分為五個部分,該項研究 -- 食品4.0(Food 4.0)是其中的第二部分。該研究主要探討了在城市化進程加快以及氣候變化加劇的情況下,為滿足當地不斷增長的食品需求,亞洲食品生產商應如何進行創新。
2017年11月和2018年3月,經濟學人智庫(EIU)針對亞洲食品體系進行了兩次調研,共有820名來自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的亞洲食品行業的高管參與了調研。同時,該項研究還對基礎研究進行了補充,并與四位區域專家進行了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