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奧會開幕的日期逼近,化工行業因其高污染的特性被國家環保部“盯上了”,針對冬奧會期間的生產,政府提出了多項管控要求。
賽時環保管控
根據國家環保部統計,華北、淮北、華西等多地空氣嚴重污染,為了實現碳中和達標的目標,中央政府決定:
2022年1月1日前關停華北、淮北、華西等重污染地區所有重工企業,重點河北唐山、天津、石家莊、張家口,承德、山東濟南、威海,濰坊,山西太原、大同、長治,河南洛陽、鄭州等地區,關停期限自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8日,以保障冬奧會順利進行。
河南山東等地的限產消息,如今其他地方政府也紛紛響應,相繼發布相關文件要求多個行業進行停產限產。
河北省
河北省對鋼鐵、焦化、平板玻璃、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存在不可中斷工序的行業,根據績效分級明確賽時管控期和應急強化期的管控措施。
對炭素、氯堿、制藥、農藥等短時間內難以完全停產,以及停產后仍可能產生廢氣污染的行業,指導企業預留充裕的生產調停時間,確保按時達到賽時管控期減排要求。
唐山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通知,內容主要是對水泥、鋼鐵等企業進行不同比例的停限產,并禁止國五及以下重卡的運輸,時間自方案發布之日起至2022年3月13日。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和準格爾旗列為空氣質量保障協作區,重點通過高架源減排降低傳輸影響,賽期通過重污染應急有效防控核心區污染風險。
重點管控區內的大氣污染防治年度任務需在2021年11月底前完成,未完工項目需在賽事期間采取停工、停產措施。同時,對全市范圍內未安裝污染物在線監控設備的燃煤鍋爐、電石鐵合金、建材等重點行業企業進行抽查監測。
有序用電暫停不代表不“限電”
除了環保督察管控之外,眾多工業企業還面臨了另一重壓力——限電。
此前,一則“關于浙江一知名印染廠因年度用電耗盡采取的停產通知”的消息刷屏朋友圈。通知顯示,該企業年度生產用電總量使用完畢,不得不臨時停產,生產受限的產量,將在2022年1月1日后得以恢復,臨時停產期間,保留電量僅用于辦公、環安等基礎用電。
同樣的,紹興錢清街道控電辦對每天超電率最高的三家企業采取了強制拉閘處理。此外,紹興還發布了天然氣限氣方案通知,其中56家企業選擇每日限氣15%,70家企業選擇“做七休一”的限氣方式。
杭州蕭山區也發布了節能減排的工作安排,部分工廠“被迫”要求停限產。
無論是能耗雙控還是環保升級,停電停工似乎已經成為化工人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未來長達半年的時間里,國內幾十個地區的化工企業都難以恢復滿負荷生產的狀態。